夏花秋叶刚刚好 前言

刚刚好

你可能不会

有一百个夏天

在你活成一株

塑胶树之前

刚刚好

你一定不会

有两百个秋天

不嫌少

只怕迟

在太阳还能照常升起时

刚刚好

花开了

在树荫没有蔽日之前

在学会怀念之初

刚刚好

叶落了

刚刚好

否则

无止尽增生

你又如何

撑得住

生存的

重量

一念。随笔。

喜欢看随笔,最没有包袱,短,因此精,随手翻到哪里就是哪里,丢凉了尘封了再看,久别也如初见,随时日增新,似对作者有了新一层认识,仿佛永远看不完。

日本中世纪有三大随笔,《枕草子》、《方丈记》与《徒然草》,都是一小段子一小段子,在灵光一闪时随手记下的思想实录,上天下地,无所不包,来自生活而超越生活。

中国宋明清也有很多碎碎念式的随笔。比较像格言集的有《菜根谈》、《围炉夜话》、《幽梦影》,人生大情小趣心得集成则首推《小窗幽记》,都是我的枕边书,随身解慰帖。说句离经叛道的,老子《道德经》也算是随笔,五千言分成八十一小段子,碎碎念来,从哪里开始读起,也有得着。

其实我把印度诗人泰戈尔几本诗集,也当成思考随笔、念头实录来看,我不太执着。可以放心里咀嚼反刍,跟作者一起玩这游戏的,就是诗;由作者娓娓道来而我躺在旁边静听的,就是随笔。反正里面有人生有爱情,而把爱情写到透明,也就是人生哲学,看完感受到生命沉重得轻盈,虚无而实在,那就得了。

这本一念随笔,共有一百段字句,管它叫什么文体都可以,有些像口号文宣,有些像从地上拾到的真理,再把它僭建成土制格言,有些是问号而没有答案,有些从答案否定问题,都是把草草的念头,修剪成比较好看的盆景。

为什么要收集在这书里?因为:

有些想法,一写成散文就俗了烦了闷了啰嗦了。

有些概念,一写成歌词,不是复杂深奥,就是社会性太强,口味太重,不是旋律歌词体裁容不下,就是方今乐坛暂时容不下。

有个秘密要自行泄露,书中有些段子,其实是被人遗弃的歌词,偏偏又都是我的宠儿,一腔热血卖不了给识货的,我只好把孤儿削骨削肉,勾出其灵魂,改装另一副皮壳,在此还阳。

所以,我也把这百段碎碎念,当作歌词所谓灵感来源的原材料,创作幻想思考的温床。想不到什么可写,或者有什么很想写,就会打开这仓库,参考一下,搜刮一下,勾引一下,挑拨一下。

很刺激好玩的,你也可以看一下,试一下。